为加强人工智能校级教改专项研究在我校的推广和应用,进一步推进我院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,10月9日下午,我院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晗和刘星营两位教师,在艺术楼A226会议室,开展了一场以“AI赋能思政教学”为主题的校级教改项目成果推广会。

张晗老师聚焦思政课理论抽象、学生参与度不高等教学痛点,系统介绍了一套轻量化AI辅助工具包。她精选DeepSeek、豆包、KIMI、腾讯元宝等易用型智能平台,构建了覆盖课前、课中、课后的闭环教学模式,并以“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”为例,现场演示了如何将AI融入50分钟课堂教学全过程:通过5分钟AI导入激发兴趣,15分钟数据解读深化理解,20分钟AI辅助辩论训练思辨能力,10分钟智能任务设计推动知识迁移。这一模式为师范专业教学法课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智慧教学范例。

刘星营老师则围绕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程内容更新慢、教法单一等问题,分享了其在教学内容、授课方式与评估体系方面的AI融合实践。通过整合实时政策数据库与多媒体资源,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路径,并引入AI问答与虚拟场景技术,他展示了学生在“智政互联——新时代‘枫桥经验’”教学案例中的积极参与成果。该案例可灵活运用于课前热点推送、课堂情景模拟与课后学情分析,为师范生培养中的政策理解与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提供了新思路。
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本次推广会紧密贴合教师教育学院的专业特色与教学实际,展现了AI技术在提升师范生教学素养、丰富课堂互动手段方面的巨大潜力。两位老师的探索坚持“技术赋能教育、智能辅助育人”的理念,不仅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注入了新动能,也为小学教育、学前教育等专业的课程创新,以及全校师范类课程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路径。